审议意见

县人大常委会审议义务教育阶段“双减”工作落实情况报告的意见

宿松县人民政府:

  2022年10月28日,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人民政府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双减”工作落实情况的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认为,“双减” 政策实施以来,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统筹推进,一手抓减负、一手抓提质,从严规范校外培训行为,进一步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大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课后服务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取得初步成效。但还存在“双减”政策协调推进机制运转不够顺畅、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社会托管机构监管治理不到位、课后服务内容和形式亟需优化、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尚待建立等问题。为此,常委会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压实“双减”工作责任。要深刻认识“双减”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重大政治任务,是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大民生工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大举措,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发展、增强人民群众教育幸福感和获得感具有重大意义。全县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健全“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压紧压实相关单位职责,建立政府、部门、乡镇(街道)、学校四级联动的网格化推进机制。各乡镇(街道)及有关部门要强化督促检查和对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坚决依法取缔非法培训机构;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强化教师队伍管理,规范从教行为,密切家校沟通,引导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和人才观。要统筹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工作,建立各类“进校园”活动清单,切实减轻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的负担。县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要将“双减”政策督导作为“一号督导工程”,列入对乡镇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和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范畴,组织责任督学进行实地督导,对落实不力的单位,严肃追责问责。要加强宣传引导和业务培训,做好政策解读,充分凝聚社会共识,汇聚育人合力,共担育人责任,营造全社会重视、支持、参与“双减”工作的浓厚氛围。

  二、强化教学管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教师要读懂学生、读懂教材、读懂课堂,站住校园主阵地。要做到应教尽教,让每个学生在校内能够学得会、学得巧、学得好、学得足、学得透。要充分发挥各级教研团队的引领作用,优化教学方式,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深度思维、高度参与的教育教学模式,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推动中小学课堂教学质量整体提升。要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做强做优线上教学服务。要巩固“推均”成果,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双减”治本之策,建立基础教育结对帮扶机制,推进县域、城乡、学校间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辐射。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作用,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办法,将“双减”成效纳入评先评优重要指标,加强质量监测,确保“减负不减质”。

  三、抓好作业管理,严控作业总量。要创新作业类型方式,增加综合性、项目式、主题式、单元整体作业设计等特色作业类型,杜绝题海战术。要提高自主设计作业的能力,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精准设计作业,合理确定作业数量、难度。将“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和“分类明确作业总量”紧密结合,系统设计各学段学科的基础性、拓展性作业样例。保证作业的设计、布置和评价“三符合、一达到”,即符合课程标准、符合班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符合学生认识规律、达到学生学习和发展需要。

  四、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要厘清教育、文旅体、科技、市监和民政等部门的监管事权,从严审批机构,规范培训行为,建立培训内容备案与监督制度,推动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按政策转型。持续强化校外培训机构监管,设立举报电话和举报平台,建立跨区域联动机制,开展专项整治,大力查处校外培训机构无证无照和超范围等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加强社会托管机构规范治理,推动托管水平提档升级。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在职教师违规有偿补课联合惩戒机制,深入开展专项治理,进一步规范教育教学行为。

  五、拓展课后服务渠道,提升课后服务水平。要建立教师“弹性上下班”和“课后服务补助”政策,规定教师每课时补助标准的区间范围,建立专项资金薪酬和奖励机制。充分整合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研学教育实践基地等社会育人资源,建立课后服务协同工作机制,丰富内容、创新形式、保证时间、提升质量。充分利用国家和各地教育教学资源平台以及优质学校网络平台,做强做优免费线上学习服务。

  以上意见请县政府研究处理,并按照《宿松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在两个月内向县人大常委会提交办理情况的书面报告。



宿松县人大常委会

  2022年11月7日


宿松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011658号-1 技术支持:众和网络